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优秀案例>>案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青春集合在军旗下 --新时期大学生“从军热”动因调查及引导机制研究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为分析新时期大学生从军动因及社会意义,课题组从全军选取大学生战士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种形式,针对全军大学生战士的参军动因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新时期大学生从军的动因和深层价值规律,以此为高校正确引导大学生从事国防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引导优秀大学生进入军营。并为军队针对性地搞好大学生战士教育培养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士兵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提高,推动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信息化军队的建设步伐。
详细介绍:
课题组从大学生参军的直接动因是什么,动因背后的共性规律,大规模高校大学生进入军营对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生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走入军营,军队如何吸引更多人才等现实问题出发,深入部队进行研究,从全军选取1000名大学生战士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调查问卷、主题访谈座谈的形式,针对高校大学生战士的参军动因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新时期大学生从军现象的动因和深层价值规律,以此为新时期国家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从事国防建设提供基础资料,为高校提高军事理论课效益提供参考,并为军队针对性地搞好大学生战士教育培养工作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士兵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的提高,推动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信息化军队的建设步伐。 调查结果发现: 1.在大学生从军动机中,调研对象对“从军后社会认可度高、受人尊敬”、“稳定的工作”、“兴趣爱好”、“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个人发展”这五项比较认可,这五个因素是形成从军愿望的主要动因。 2.通过对“80后”、“90后”大学生战士选择走进部队、走进军营的动因研究,发现在爱国情怀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有比较好的未来发展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从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从军的价值取向。 3.在参军动因影响因素中,除大学教育以外,榜样的力量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军地联系、注重宣传、加强军事职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正确引导大学生从军方面有重要意义。 4.研究结果也对新形势下大学军事理论教育,尤其是军事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在大学课程中设置军事理论课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应该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部队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新变化,加强可提高效益的策略研究。 5.课题组通过与基层军官和中高层军事指挥官的座谈与访谈,发现在大学生战士的教育培养问题上存在一些思想认识和方式方法的不足,调查组重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战士教育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为针对性地搞好大学生士兵教育培养工作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士兵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提高,推动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信息化军队的建设步伐。 课题组在研究调研所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军队有关部门同志以及地方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员进行访谈,同时与军事强国兵役制度进行比较后,我们对高校加强引导机制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经常性的国防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从军观;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提高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第二,优化两个课堂联动,强化从军职业引导,加强宣传和政策落实;第三,要进一步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我军发展历史、宗旨和任务,树立正确从军观,为新时期的国防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我们对国家和军队加强引导机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打牢大学生思想基础,以战斗力需求引领个人追求;第二,科学调配使用,以特长优势谋求发展强势;第三,完善制度机制,以科学规范保障成长成才。最终,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投身国防,献身使命,为富国强军,为祖国的长治久安、和平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获奖情况:
1.当代大学生从军现象的动因分析.《指挥学报》,2011,4;61-62 2.基于开放式调查及数据分析的大学生从军动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国防》,即将发表。 3.中国人民解放军多位军级及以上首长为本课题的调研工作做出专门批示。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为本课题做出专门批示,总参谋部宣传部部长亲自为本课题给出指导建议。 5.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秘书长亲自推荐本课题。

作品图片